《好。報》當我說海洋廢物,我想說的是……生活的故事
我們當代的生活姑且還未埋到沙堆土層間,但我質問,若是未來的考古學家從堆土下撿到我們的日常器物,了解到我們這一代的人類,如何肆意使用那些毒害生態的各種物質,他們會如何評價我們的生活態度,又會不會標籤我們為毀滅地球的那一代罪人。
Rolling,閱讀的永恆體驗,滾動中……
我們當代的生活姑且還未埋到沙堆土層間,但我質問,若是未來的考古學家從堆土下撿到我們的日常器物,了解到我們這一代的人類,如何肆意使用那些毒害生態的各種物質,他們會如何評價我們的生活態度,又會不會標籤我們為毀滅地球的那一代罪人。
「看漫畫認識社會企業」這一系列的書,甫出版便是三本,可以分開訂購或者整套購買。跟以往的社企論述書不同的是,這個系列的確用了漫畫故事的形式,把社企的工作、定位及人物故事,用不同風格的漫畫方法展現出來。相比以往文字研究的方向,社企套書的漫畫化,有助更廣泛的大眾更容易理解社企的成立初衷,及其執行日常業務時如何貢獻社會。對於推廣社企概念,也許可以吸引新觀眾新客戶群的眼球。
17年前吧,我參加了香港藝術中心舉辦的第一屆「藝術行政專業證書課程」,也算把半邊身走入了藝術行政行業,及後再開過書店、餐廳。經歷了書店結業,餐廳轉售,我持著藝術行政的經驗,加入了一間INGO從事公眾教育的工作,策劃了一個視覺藝術展覽,帶出在職貧窮倡議的不同角度及討論。就是因為這個展覽,造就我從藝術行政飄揚到非牟利機構工作,後來再靠自己加入不同的社創培訓及孵化計劃,現在營運一間推廣閱讀體驗的微小社企:從純賣書到推廣閱讀,或者是註定自己離不開書;但最有趣的是,我如何在同一載體上(書本),由藝術行政走到社會創新,體會了這兩個「行業」的各種差異。